非洲小五霸 (LITTLE FIVE)
文章和圖片: 肯亞旅遊局
非洲五霸的縮小版本Little5,人稱“小五霸”,雖說個頭一個比一個小,
壽命也不長,但它們依然個個活得執著堅毅,讓我們逐一來瞭解:
§ 長著跟大象一樣長鼻子的象鼩(Elephant shrew)
小個頭的象鼩(Elephant shrew)體長大約25釐米左右,平均體重60克,
跟非洲象動則3、4米高的大身材比,實在是很難把它們聯繫在一起。
不過,科學家通過基因分析,確認了它們倆的親戚關係。
別看牠們個頭小,象鼩在非洲大草原上構建出它們的生存小徑、
長途跋涉尋找食物、遭遇天敵機智應對,
奔跑速度是獵豹的兩倍以上。象鼩行動敏捷而又性格謹慎,
想要捕捉到它們的身影,可是需要足夠幸運值的。
BBC出品的《隱秘王國》
裡就有一集講述這位頂著奇特長鼻子的小生物和牠們波瀾壯闊的一生。
跟花豹一樣豹紋披滿身的豹紋龜(Leopard tortoise)
豹紋龜Leopard Tortoise是最大的陸龜之一,
也是南部非洲唯一會游泳的烏龜🐢。更有趣的是,
豹紋龜的性別取決於孵卵時的溫度,溫度再26到31°C之間時,
會孵出雄龜♂,31到34°C時則為雌龜♀。
豹紋龜(Leopard tortoise)的個頭遠遠比不上花豹,
但在牠們烏龜界可是非洲最大,它也是最常見的陸龜。
牠的名字來自它甲殼上的斑點圖案。
成年豹紋龜的平均體重在8-12公斤左右,也有吃太營養長到超過35公斤的。
跟花豹恰恰相反,豹紋龜行動是出了名地慢。有天敵來襲時,
速度上雖然沒什麼優勢,不過它們用堅固的豹紋甲殼來保命。
為了給自己的甲殼供給足夠鈣質,恪守素食主義的豹紋龜會啃一些骨頭,
甚至是不惜吞下鬣狗糞便來補充鈣質。
§ 頭頂犀牛一樣強有力犄角的犀牛甲蟲(Rhinocerous beetle)
“大力士”犀牛甲蟲Rhino Beetle是最大的甲蟲之一,能夠承受是
自身重量850倍的物體!
換算在人類身上,就相當於一人舉起9隻成年雄性大象,堪稱是
世界上最強壯的動物。
犀牛甲蟲,又叫獨角仙(Rhinoceros beetles或Dynastinae),
是最大的甲蟲之一,身長超過150毫米,種類超過300種。
在他們的子家族中有一些世界上最大的無脊椎動物,
例如東南亞巨大的阿特拉斯甲蟲(Chalcosoma atlas)等。
與犀牛一樣,雄性犀牛甲蟲的犄角也用於為領土而戰;
雌性犀牛甲蟲卻無角。犀牛甲蟲成年後主要吃樹液和腐爛的水果,
而肥胖的白色幼蟲吃腐爛的木頭或堆肥,因此它們在植物循環
系統中起著重要的生態作用。
§ 牛文鳥(Buffalo weaver)除了跟水牛同名,內在相似度大於外形
在肯亞的大部分保護區,你都能見到牛文鳥 Buffalo Weaver和它們
搭建的巢穴。
這種“話癆”鳥分為紅嘴、白嘴、白頭三種,牠不僅叫聲大,而且很大膽,
經常跟著獵捕老手椋鳥一起覓食。牛文鳥(Buffalo weaver)
與他們脾氣暴躁的水牛同名,不過基本上沒有什麼共同點,
除了牠們都愛穿黑色。
牛文鳥是織布鳥的一種,愛編織是與生俱來的特性,
雌雄牛文鳥會共同築巢,在大樹中建造大巢穴的材料都是
刺手的樹枝,每根都要從巢穴外一公里範圍內收集回來。
通常,牠們的巢穴裡有許多編織室,襯上草和樹葉,
每個編織室住上一對繁殖後代。牛文鳥是鳥界最厲害的建築工匠,
為保護後代建造最堅固的家園,
在肯亞的大部分保護區都能見到由牛文鳥搭建的鳥巢。
§ 最後是蟻獅(Antlion),身披跟非洲獅神似的金黃色“鬃毛”。
蟻獅Antlion以擅長在沙質土壤中挖出圓錐形凹陷
捕食螞蟻🐜和其他昆蟲而得名。
等昆蟲毫無防備地掉入陷阱後,它們會立即用巨大的鐮狀顎將其鉗住,
食用後再拋出陷阱,靜候下一個獵物。
蟻獅(Antlion)其實是一種小型有翅的昆蟲,像草蛉一樣。
名字來源於它們的幼蟲,其巨大的鐮狀顎是昆蟲王國中最可怕的頜之一。
更想不到的是,這些不起眼的微小生物具備的獵食技能和捕食過程
足以拍成一部超級驚悚災難片,絲毫不亞於非洲獅一樣。
照片裡沙土上的錐形凹陷,這些正是蟻獅親手打造的陷阱,
自己躲在漏斗最底部的沙子下面,像“忍著”一樣等待獵物。
陷阱周圍一圈的沙子做得鬆動又平滑,讓毫無任何防備的螞蟻和小昆蟲在
經過陷阱邊緣時,都會滑進去,蟻獅則立馬開始向外拋沙子,獵物被流沙
推到中心,蟻獅用大顎鉗住獵物,然後對其注入消化液,吸乾獵物,
再拋出陷阱,昆蟲界的陷阱小能手非蟻獅莫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