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遊聖塔倫02
By 小江
從太陽門公園往聖塔倫方向步行,約500公尺便會看到景點指示牌上寫著
Igreja da Graça (恩典教堂),這所建於14世紀末的哥德式教堂,外牆除了入口處的門面
以及上方的玫瑰花窗外幾乎無其他裝飾,但就在這外觀樸素的小教堂內,卻長
眠著兩位對於葡萄牙在大航海時代居功甚偉的人物。
進入教堂沿著右側走到底,映入眼簾的是一座由八隻獅子抬著的精美石棺,這
是休達第一任總督,佩德羅·梅內賽斯(Pedro de Meneses)的墓,這個名字在現有
的中文資料中很少被提及(大部分是被他上司亨利王子太過響亮的名氣所掩蓋
),卻是聖塔倫引以為傲的名人之一,而位在直布羅陀海峽對岸的休達至今也可
見到他的雕像。
1415年攻佔休達象徵著葡萄牙帝國的崛起並向外擴張,從此帝國的運勢便扶搖
而上,直至16世紀初能與西班牙在海上”瓜分東西半球”,締造了被後世稱為大
航海時代的輝煌。
早在1412年當時的葡萄牙國王若奧一世,即亨利王子的父親,便開始籌畫此次
遠征。
對當時的葡萄牙而言,將休達作為目標是幾個綜合因素之下的考量:
1.伊比利半島上的摩爾人勢力範圍僅剩半島最南端的格拉那達王國,但此處已
被同為天主教陣營的卡斯提爾王國視為禁臠,若要再進行宗教聖戰只得往北非
發展。
2.當時的休達是北非的貿易重鎮,屬於摩洛哥的斐茲王國,若能取得此城一來
可獲取大量資源,二來可對北非的摩爾人勢力造成經濟打擊。
3.這個時期在東方的十字軍運動幾乎已宣告失敗,葡萄牙若能跨海擊敗回教徒
將能大大提升在天主教陣營的聲望與宣揚國威。
於是在經歷了三年的籌備,1415年7月25日,在國王親自指揮之下,葡萄牙動員
了200艘船隻與7萬軍隊出征,8月14日抵達休達並馬上發起了進攻,此場戰役也
被記錄在葡萄牙北部大城波多的火車站磁磚畫上,佩德羅·梅內賽斯也參與了這
場戰役並取得了相當的功績。根據傳說,在攻佔休達後國王召集眾將詢問誰能
留下來擔任守城的職務,眾將默然,唯有佩德羅趨前並舉起當時手持的一根野
橄欖枝(又稱Aleo),宣稱他可勝任並擊退所有來犯的摩爾人。國王一聽大喜,並
當即任命他為休達第一任總督,與3000士兵留下駐守,而他手上的那根Aleo也
成為後來休達歷代總督的權力象徵。
在休達戰役的3年後,1418年摩爾人曾經發動一次大規模的戰役想收復休達,
葡萄牙緊急派亨利王子率領艦隊前往支援,但當他抵達之時,才發現戰役幾乎
已經結束,而總督佩德羅成功地守住了休達,兌現了當初他對國王的承諾。而
在他死後他的後人將他從休達遷葬到了今日聖塔倫的恩典教堂,走進教堂沿著
右側走到最深處,便會發現一座華麗的石棺,棺上刻著繁複的野橄欖枝葉,並
在其中刻著Aleo的字樣,便是紀念佩德羅鎮守葡萄牙第一個非洲據點休達的功
績。
留言列表